实验室简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简介
发布日期:2015-10-09浏览次数:字号:[ ]

 

2024年1月25日更新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信息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于2010年获批,根据《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认定管理办法》(京教研〔2001〕1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京科发〔2010〕411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增补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通知》(京教研〔2010〕16号)的要求,经校党委第322次常委会(2011年10月24日)等开始建设,2011年获批软件工程硕士点,2012年开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

软件工程学科基于十几年硕士点建设,形成了坚实的研究基础和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2021年-2023年“软科中国”学科排名位列全国前20%,北京市属高校排名第一。学科拥有国家级和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各3个,获国家和北京市级科研及教学成果奖12项,拥有6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和6个北京市创新团队。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和第五轮学科评估持续建设,取得好成绩。2017年软件工程专业获批首批北京市“一流专业”和教育部“双万计划”专业,2021年获批教育部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北京市信息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的主管学院为机器人学院,名誉院长为李德毅院士,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戴琼海院士。校内整合和支撑了机器人学院、智慧城市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和物流学院等,校外分别与北汽、北控、百度等合作,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取得了突出效果,成果正在进一步推广应用。具备先进的实验室条件,可用于研究生教学与培养的实验室总面积2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3000万元以上。

在机器人学院和重点实验室设置了院士科研工作站,李德毅院士、戴琼海院士等带动下,用载体汇聚多学科交叉融合,以科学任务带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研发并建立了无人驾驶汽车、特种智能机器人等载体。在载体上汇聚了多个学科方向: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数据智能计算和智能控制与应用,有效解决了理论和实践、学术研究与应用的脱节问题。依托北京市信息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智能机械创新设计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在智能软件、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和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等领域研究和应用行业的重大影响力。

近5年,承担科研课题50余项,完成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在研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北京市科技重点项目等纵向和横向30余项,科研经费充足,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超过300篇,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EI收录论文1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获省部级以上奖5项。

实验室基本情况如下:

 1



  北京联合大学官网:http://www.buu.edu.cn/

  北京联合大学硕士研究生官网:http://graduate.buu.edu.cn/

  软件工程一级硕士学科 学术型硕士招生QQ群:11902943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